台電再生能源處
處長 蔡英聖
海洋能源屬於創新能源,目前皆在調查階段,仍無成熟基礎建構,台灣電力公司再生能源處處長蔡英聖表示,初期會將設備放置台灣多方位海域,尋找合適的場址,衍生成示範基礎場域,若測試成熟且達一定的經濟效益,才會進展成商業化。
實地調查並非容易,因為深海的狀況難以預測,且四季皆不規律,必須監測一年才可得整年的氣象狀況。再者,龐大的結構體放置海床,將增加環境的負擔,需花費人力、資金調查水下生態,投入的經費也為風險之一,且在試驗階段無法保障能否回本。
除以上種種難關,蔡英聖認為,法令是新能源面臨的最大挑戰。由於海中並無建築物,法條完整度不如陸地上興建房子的建築法規,僅能嘗試按照陸地上的法規申請,但海洋的界線模糊,無法準確分別所有權及歸屬權,衍生諸多問題。業者只能自行搜尋認為適用的法規,可假設缺乏相關法規,審核機關也未必有負責人,公務人員更可能因無法規依據,而停滯處理。
政府為了鼓勵民間投資,設定躉購機制。假設建置成功,台電將給予躉購契約,保證購買未來20年的電力。每一度電的躉購費率則是政府透過電力委員會計算,委員們蒐集民間完成後花費的總費用,再以成本加利潤的方式,推算每一度躉購費率約7.32元,但許多業者認為此價格並不合理。
蔡英聖表示,因為目前尚未商業化,成本相對較高,且政府本就不會投資研究案,因此價格僅為示範,未來會考量調整,業者仍應先以技術為優先,提升至商業化,而非研究階段使用商業模式看待。
提及傳統電力與再生能源發電,蔡英聖表示,傳統電力依靠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的大電廠發電,電量提高後,透過電網傳輸至各地域。但因電壓越高,易損耗熱能,導致效率降低。因此,高壓電力傳送至不同地區,需降壓以因應當地需求。
反觀再生能源為低壓電力,屬於分散式能源,適合自給式供應,可減少消耗,若電力不足台電再補給,也可升壓集結成大電廠。
實地調查並非容易,因為深海的狀況難以預測,且四季皆不規律,必須監測一年才可得整年的氣象狀況。再者,龐大的結構體放置海床,將增加環境的負擔,需花費人力、資金調查水下生態,投入的經費也為風險之一,且在試驗階段無法保障能否回本。
除以上種種難關,蔡聖英認為,法令是新能源面臨的最大挑戰。由於海中並無建築物,法條完整度不如陸地上興建房子的建築法規,僅能嘗試按照陸地上的法規申請,但海洋的界線模糊,無法準確分別所有權及歸屬權,衍生諸多問題。業者只能自行搜尋認為適用的法規,可假設缺乏相關法規,審核機關也未必有負責人,公務人員更可能因無法規依據,而停滯處理。
政府為了鼓勵民間投資,於是,設定躉購機制。假設建置成功,台電將給予躉購契約,保證購買未來20年的電力。每一度電的躉購費率則是政府透過電力委員會計算,委員們蒐集民間完成後花費的總費用,再以成本加利潤的方式,推算每一度躉購費率約7.32元,但許多業者認為此價格並不合理。
蔡聖英表示,因為目前尚未商業化,成本相對較高,且政府本就不會投資研究案,因此價格僅為示範,未來會考量調整,業者仍應先以技術為優先,提升至商業化,而非研究階段使用商業模式看待。
提及傳統電力與再生能源發電,蔡聖英表示,傳統電力依靠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的大電廠發電,電量提高後,透過電網傳輸至各地域。但因電壓越高,易損耗熱能,導致效率降低。因此,高壓電力傳送至不同地區,需降壓以因應當地需求。
反觀再生能源為低壓電力,屬於分散式能源,適合自給式供應,可減少消耗,若電力不足台電再補給,也可升壓集結成大電廠。